大家认为,当前房地产止跌回稳的态势巩固得如何了?
这几天,不少业内大佬在畅谈房地产走势问题,观点都是非常的霸气。
比如,有“红筹摩根”之称的宁高宁喊出:中国的房地产绝对没有到顶!
宁高宁表示,“中国经济持续发展,就会继续有住房改善的需求,北京房价离香港还差了两三倍。”
而厦门大学教授赵燕菁更是放狠话:房地产不涨都没戏,谁都没钱!
不动产价格的恢复比房地产规模的恢复更重要!
笔者整理了几位重量级嘉宾的观点,大多数还是看好楼市的前景,推荐给大家看看:
宁高宁:
中国的地产绝对没有到顶
北京的房价还差香港两三倍
宁高宁(曾任华润集团总经理,中粮集团董事长,中化集团董事长,中国化工董事长(兼),以及“两化”合并后中国中化董事长)
我们认为中国的地产绝对没有到顶。
我没有那么悲观,因为我自己经历过很多次周期,国际上的也好,香港的也好。特别是1997、1998年,东南亚金融危机时,香港地产曾跌去60%。
地产本身变成一种投资品以后,就不可避免地带有投资性质,就会有投资品的价格起落。起落,主要是和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相联系的。
中国经济继续发展,继续推进城市化进程,就会继续有住房的改善升级需求,我们认为中国的房地产绝对没有到顶。
比方说,现在北京的平均房价大约在五、六万每平米,香港的平均房价目前大概在15万到20万港币每平米,北京还差了两三倍。
房地产的价格最终会和经济发展相平衡,最终会回归到和GDP、租金回报、房屋建设回报有一个正常联系。(宁高宁上述观点,出自棱镜:对话“红筹摩根”宁高宁:真正后悔的,是没做的事 | 棱镜)
孟晓苏:
全面取消限购宜早不宜迟
一线城市要发挥带头作用
一
孟晓苏(原国家房改课题组组长)
北上广深这四个一线城市,本来是整个房地产行业的风向标,2015年提出去库存,到了2016年的行情,正是北上广深带动的。
由一线城市带动强二线,带动二线,然后向三线四线很快扩张,一年之内就把房地产的困境给解决了。
但是这一次,早在2022年的年底,就应该要取消限购,结果2023年出了个保持定力,这一个保持定力,把全国影响了。
北上广深本来是旗帜性的影响力,只有广州带了头,但是北上深,现在还是扭扭捏捏,还是不能够全面取消限购,全面取消限购是宜早不宜晚的。
其实中国的楼市低迷,这里面有很大的人为作用,2022年楼市销售额丢了5万亿,2023年丢了6.5万亿,2024年丢了8.5万亿,楼市丢的这部分已经占了GDP很大的一个比重。
赵燕菁:
房地产不好 所有人都没钱
赵燕菁(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双聘教授)
今年的房地产要是处理得不好,继续下滑的话会非常危险,当务之急是让房价上涨。
现在我们的房地产,它的底层不是住房问题,它背后的底层实际上是和金融相关的。其他国家金融的底层,有的是股票,有的是国债,唯有我们金融的底层,是和房地产密切相关。
因为现在无论是消费不畅,还是投资不足,归根到底其实都是货币出了问题,就是因为我国的房地产影响太大。
房价每下跌5%,房地产财富就会蒸发19万亿元人民币。因为这个市场规模非常大,只要它不涨,其他都没戏。
只要这一项下滑,整个金融系统都会受到冲击,只要金融系统受到冲击,每个人都会发现自己的钱没了。
救房地产的目的不是要卖更多的房,卖更多的地,而是要恢复房地产作为资产的流动性。因此,应该将不动产价格的恢复作为比房地产规模恢复更重要的政策目标。
徐高:
房地产是经济下行的主要压力
如果楼市起不来 经济也很难起来
徐高(中银证券首席经济学家)
当前地产下行压力确实较大,情况也较复杂。
地产行业之所以走到今天这个局面,这和2021年开始的地产融资紧缩政策密不可分,从地产投资到位资金的数据来看,目前到位资金的总量大概只有2021年上半年的一半不到。
这种急剧的资金收缩,当然导致地产行业整体风险偏大,具体表现为地产开发商资金链吃紧,信用风险高,而这反过来又使得潜在购房者有很强的“惜购”情绪。
这几年房地产市场,正是经济下行的主要压力所在,它是经济的主要矛盾。
所以现在经济形势是不是能够好转,市场预期是不是能够明显改善,主要就看房地产市场。
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,现在A股市场得先看到房地产市场比较有利的政策出来,否则市场情绪很难起来。
总结:房地产具有天然高关联性
市场预期在拉升 不要倒在黎明前
一
当前大家对房地产的观望除了就业、收入这些固有的问题外,很大原因在于不再看好房地产的走势,轻视了房地产的作用。
根据2023年官方统计数据,房地产行业直接从业人口达1012万人,覆盖开发、销售、物业管理等核心岗位。
但更值得关注的是其间接带动的7051万就业,涉及建筑(占38%)、建材生产(21%)、装修装饰(15%)、家电制造(9%)等上下游产业。
若进一步将农村建筑从业者、家具销售等相关行业纳入统计,房地产带动的就业占比可达城镇就业总量的20%左右。
换句话说,全国每5位城镇就业者中,就有1人工作与房地产存在直接或间接联系。所以说房地产的天然高关联性是不可否认的。
根据路透社消息,为促进房价稳定和新楼盘销售,深圳准备推出四大举措,疯传了大街小巷。
1、全面放开限购(包括四大一线)
2、取消购买房产的增值税
3、首付10%起
4、再降房贷利率
最近在某些一线城市,却出现了非常奇葩的现象,就是不少房产中介,正在疯狂PUA那些身价几千万甚至几个亿的富豪们,试图哄骗业主贱卖豪宅。
淘房志的观点是,不要倒在黎明到来前!!
从去年下半年开始,上海那些均价3000万的顶级豪宅已经卖爆了,出现了一大堆日光盘。
单是5月,上海就诞生了11个日光盘。
价格段从4.95万/㎡横跨到19.5万/㎡,甚至连普陀桃浦、宝山杨行等过去热度不高的区域也罕见地加入了“日光”行列。
6月27日,每套均价高达5400万的上海壹号院今年第4次开盘,结果2个小时又卖光了。
这个项目短短半年,已经大卖了170个亿!
这些现象正传递出一个不容忽视的信号——
市场整体的价格预期和接受度正在被强力拉升。
这恰逢符合孟晓苏所言,行情是由一线城市开始,带动强二线,再二线,接着向三线四线扩张。
那上海豪宅爆火之后,下一个城市会是谁?势必是深圳、北京、杭州、广州等少数几个城市。
对于专家的观点,大家怎么看?
瑞和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